English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部门动态 > 正文

“渤海星火·水韵青春”志愿团赴渤海革命老区开展爱国主义社会实践

【来源:资源与环境系 | 作者:张东梅 | 编辑:王娜 | 点击量: | 发布日期:2025-07-29】

在炽热的暑期,资源与环境系“渤海星火·水韵青春”志愿团,怀揣着对革命历史的敬畏、对水利事业的担当,奔赴渤海革命老区滨州等地,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。这片承载着厚重革命记忆的土地,又因黄河的奔腾而过别具意义,为志愿团提供了将爱国主义教育、专业特色与红色精神深度融合的广阔平台。志愿团成员带着赤子情怀与专业视角,在行走中体悟红色精神,在行动中践行水利担当。

寻根:红色热土上的精神洗礼

志愿团先后走进渤海革命纪念园、怀周祠以及陈毅粟裕渡黄河旧址等党性教育基地。置身其中,珍贵的文物、感人的图片和生动的旧址,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在这片热土上浴血奋战、无私奉献的壮丽篇章,使成员们深刻体悟到“不屈不挠、艰苦奋斗、顾全大局、无私奉献”的渤海精神内核。这场红色寻根之旅,让“爱国”与“担当”的概念变得更加清晰厚重,进一步坚定了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、践行时代使命的决心。

力行:黄河岸边的专业实践

志愿团来到黄河沿岸,与黄河河务局基层管理段工作人员深入交流,认真记录关于水位监测、险工识别、生态调度等宝贵的“一线经验”。河工师傅们常年驻守堤坝,秉持着“汛情就是命令,守堤就是守家”的朴实信念,生动诠释了水利人的忠诚与担当,令志愿团成员感触颇深。随后,大家积极开展“净滩护河”行动,充分发挥水文、水生态、环境工程等专业优势,对黄河的水文特征、河岸生态、水质状况等展开细致观察与记录。这些来自母亲河畔的第一手资料,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提供了鲜活的例证,极大地促进了专业学习的深度与广度。

对话:一枚奖章照见的传承

志愿团怀着崇敬之情,拜访了与新中国同岁的老党员、老水利人王同祥。王老分享了自己从东海舰队守卫海疆,到滨开黄河河务局守护河安的人生历程。“保家卫国,在舰上是扛枪,在河务局就是扛锹!目标都一样。”老人用质朴语言道出贯穿一生的家国情怀。当王老郑重地捧出“光荣在党50年”纪念章时,志愿团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们深受触动,纷纷轮流庄重地佩戴这枚沉甸甸的荣誉奖章并合影留念。大家深刻感受到老党员对党和事业的无限忠诚,决心以此为榜样,将红色基因与水利精神融入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。

播撒:把故事讲给未来听

为了让红色精神与水利知识得以薪火相传,志愿团深入社区、走进青少年群体,化身宣讲员,将渤海老区的感人革命故事、黄河治理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以及节水护水的科学知识,转化为生动的语言和互动活动。他们运用故事讲述、趣味实验和互动问答等方式,引导社区居民和青少年了解身边的红色历史,认识保护母亲河的重要意义,激发爱国情怀和爱水护水意识。青少年们听得津津有味,纷纷表示要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,传承红色精神,积极参与节水护水行动。

此次渤海革命老区之行,志愿团成员满载而归。在红色热土上汲取的渤海精神力量,在黄河岸边见证的河工坚守担当,在与老党员的对话中感受到的深沉家国情怀,都内化为他们强大的精神动力。未来,志愿团成员将以此次实践为激励,将守护江河安澜、保障水安全、建设水生态视为己任,用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赤诚的爱国之心,在祖国需要的水利战线上,担当起水院青年的时代责任。(审核:崔灵智  张宁)